• 2025-06-17

    先进封装高密度互联推动键合技术发展

一、键合技术分类与演进

键合核心作用:通过物理/化学方法将晶圆结合,形成异质复合结构。分类依据多样:

分类维度技术类型
目标晶圆类型晶圆-晶圆键合(W2W)、芯片-晶圆键合(D2W)
键合持久性临时键合(可分离)、永久键合
界面夹层直接键合、间接键合、混合键合(Hybrid Bonding)
技术代际传统:引线键合(Wire Bonding)先进:倒装键合(Flip Chip)、混合键合

二、传统封装:引线键合主导

核心原理:通过金属引线连接芯片与基板,实现电气互联。技术分支

  1. 热压键合:金/铜丝熔球压焊,需高温(300-500℃),工艺简单但易氧化。

  2. 超声键合:铝丝超声波塑变连接,室温操作但方向敏感。

  3. 热超声键合:加热+超声振动,效率高且适用广(金/铜丝)。

设备格局

  • 2024年中国进口市场约6.18亿美元(铝线键合机占10-15%,单价25万美元;金铜线占85-90%,单价5-6万美元) 。

  • 海外垄断:K&S与ASMPT市占率超80%,铝线设备主导汽车电子。

三、先进封装键合技术演进

驱动方向

高传输速率、多芯片堆叠、微型化(移动/穿戴设备需求)


技术路径对比

技术凸点间距范围I/O密度核心优势应用场景
倒装键合(FC)40-50μm中等全芯片植球,路径短CPU/GPU/DRAM封装
热压键合(TCB)10-40μm局部加热,抗翘曲HBM3多层堆叠
混合键合(HB)<10μm超高无凸点,铜直连,能耗降70%3D NAND/HBM4

:混合键合精度达0.1-0.5μm,能量/bit仅0.05pJ,比倒装键合提升400倍I/O密度。

四、热压键合(TCB)市场分析

  • 规模:2023年全球市场1.04亿美元,2030年预计2.65亿美元(CAGR 14.5%)。

  • 竞争格局:ASMPT、K&S、BESI等海外五巨头垄断**88%**份额,国产化加速(华卓精科等)。

  • 设备创新:ASMPT FIREBIRD系列支持2.5D/3D封装,已交付超250台。

五、混合键合(HB)核心工艺

流程三步法

  1. 预处理:晶圆CMP抛光+活化清洗(粗糙度<0.5nm)。

  2. 预对准键合:室温下介质层(SiO₂)熔融桥连,铜触点物理贴合。

  3. 热退火:促进Cu互扩散,形成永久键合。

技术难点

  • 洁净度要求:需ISO 1级无尘室(传统封装仅需ISO 3级)。

  • 精度控制:横向对准误差<50nm,铜凹陷(dishing)需纳米级管控。

六、临时键合技术:超薄晶圆支撑

应用背景:晶圆减薄至<10μm时易翘曲碎裂,需载板提供机械支撑。

工艺类型

方法原理优势局限
机械剥离物理撕离载板低成本高破片率
湿化学溶解溶剂溶解键合胶低温操作耗时(>10小时)
UV激光解键合激光汽化光敏材料无应力,精度高设备成本高

设备壁垒:多材料兼容性、热应力控制、对准精度(<50nm)。


留言
请提交需求,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
  • 姓名*

  • 手机号码*

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,欢迎给我们留言(选填)